鋁鎂錳屋面板季節性表現不明顯,下游加工生產旺季
觀察現貨價格曲線可發現,從12月中旬起,寶鋼市場價格下跌幅度達1300元/噸;粗鋼則因產業鏈相對穩定且受供給側改革影響相對較小,價格變化小。快速下跌的建筑鋼材價格,在消耗利空情緒的同時,也逐步逼近市場買入的心理價位。恐慌過后,是市場對明年春季行情的押注。現在,冬儲啟動且熱情高于去年,年底“失去”的剛需由投機需求補充,吹氧焊管市場熱情重燃,期現貨企穩反彈。
冬儲就是賭節后的行情,看中的是足夠的利潤空間和安全邊際。目前,低庫存提升了冬儲安全邊際,而利潤空間則因相對高位的價格而存在分歧,特別是吹氧焊管成本偏高。整個2017年,行情的驅動皆源于去產能后建筑鋼材脆弱的供需,而2018年初將依然是交易的核心。隨著季節性因素的影響,現貨流動性逐漸降低,低庫存蓄水池功能減弱,盤面價格也得到電爐成本的支撐,建筑鋼材邊際增量受電爐利潤限制,需求中性偏樂觀。春季復工的短期供需錯配的交易邏輯,被市場普遍認同。
供給端的邊際增量主要兩方面:一是新增電爐和復產高爐,二是長流程鋼廠生產工藝優化下的產能利用率提升的增量。經過2017年整個年度的高利潤驅動,大部分鋼廠產能利用率明顯提高。進入2018年,相對緩解的供需緊平衡或許由此變為供需平衡,變數則在于新一年里的需求增速。但是,作為行情的主驅動——供給端收縮效應邊際遞減。長期看,明年鋼廠利潤將承壓。而對于短期冬儲行情,則需要關注限產期結束后的復產增量以及增量的品種分配。
吹氧焊管季節性表現不明顯,下游加工生產旺季,冷鍍與吹氧焊管價格回調幅度較小,且華南、西南部分市場出現缺規格的現象,整體庫存偏低。建筑鋼材方面,進入1月份有明顯的逆季節的成交放量,主要是受冬儲的投機需求帶動。